1.文学院

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4个本科专业和小学语文教育1个专科专业。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28人,博士2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另有20余名“双一流大学”教授、博导和著名企业、行业专家为我院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

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建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完成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近百篇;获得省社科成果奖4项、地厅级奖励60余项。

教学资源丰富,设有录播教室、汉语言实验室、书法技能室、数字新媒体实验室、资料室等,设立萧红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专业共建,与凤凰数媒(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单位深度做好专业共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面宽,就业质量高。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文学作品、诵读、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公务员、事业编、研究生等各类招考中优势明显。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师德高尚、乐于育人、基础扎实、素质良好,系统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基本技能,具有人文情怀、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或其他教学单位成为教学或管理骨干的语文教师。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创作等。

特色与优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重,强化师范实践能力培养,就业面广、质量高,考取教师编、事业编等优势明显。

就业方向:中小学或其他教育教学、文化单位,也可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凤凰数媒(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新媒体影像创作方向。培养具备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生产与传播、新闻采编与评论,运用新媒体技术把传统文化产业化,能够熟练掌握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编辑与发布、网页制作、数码影像制作与处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网络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网页制作、社会化媒体营销等。

特色与优势:使新媒体作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其最大优势。

就业方向:在新闻媒体、电视台、传媒公司、政府和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网络新闻生产与传播、文化创意传媒、网络运营等专业相关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等。

特色与优势:面向国内外,强化中外语言、文学、文化、中华才艺与中外交际能力培养,开展留学生、交换生、国外带薪实习、国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学生出国学习、发展机会较多。

就业方向: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对外机构、新闻传媒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

 

2.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与职称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并重的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博士19人(含在读),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教师3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学院拥有“墨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乡村治理与法制建设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和枣庄学院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院建设有基于VR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学科特色,丰富了教学模式,推进了教学资源共享化和教育信息数字化。与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八路军115师纪念园、枣庄中兴公司等单位合作建设了十几个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经济常识、法律知识,具有处理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伦理学、法学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逻辑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与科研工作,亦可以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思想宣传、教育管理等工作。

 

3.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是枣庄学院建立较早的院系之一。创始于1980年的政教系,1996年更名为政史系,2002年更名为政法与历史学系,2011年更名为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现设有历史学和行政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现有任课教师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13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人。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厅局级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骨干带头学科1个。

学院学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学生考研平均录取率保持30%左右,其中近半数学生考取“985”、“211”高校。学生平均就业率保持95%左右,近4成学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四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许多已成为省内外中小学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或商界英豪,他们在各个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历史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历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史学理论的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历史学专业教学与研究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历史学基本理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史学概论、历史教学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关系史专题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党史研究工作,在档案馆、博物馆、文物管理站等文化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亦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历史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

 

行政管理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扎实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法学概论、社会学、逻辑学、高等数学、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组织学、行政领导学、公共关系学、国家公务员制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政机关行政助理、办公室事务等工作,亦可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4.外国语学院

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枣庄师专英语系,始建于1978年。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现设有英语、日语、世界语3个本科专业和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3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51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7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5人,有境外留学或游学经历者20人,常年聘用外教5-8人。

近几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厅级及其他各级各类项目100余项,获得厅级或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发表CSSCI等高质量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主编教材等15部。目前我院拥有总价值275.84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建有5个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全部教室均配有多媒体,并拥有供外语教学专用的图书资料室。

外国语学院坚持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做优英语,做强日语,做亮世界语,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立足枣庄,辐射周边,服务山东,面向世界。

 

英语(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立足枣庄,服务山东,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突出、教学能力较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能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发展、教研及管理工作需要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从而能够服务地方特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科技支撑。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演讲与辩论、高级英语、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语言学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史、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学科教学法、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特色与优势:英语专业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师范类特色。专业优势明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学生在山东省师范类专业从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考研录取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位置。教师编、选调生、公务员录取比例较高。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努力将英语专业建设成省级一流专业。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小学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行政、企业、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经贸管理、经营、翻译、文秘、旅游等工作。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特设岗位教师”及各种事业在编岗位选拔考试,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计划等。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日语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日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日语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坚持国际化视野下的办学方针,不断探索中日合作办学的新路子。目前与日本埼玉大学、和歌山YMCA国际福祉专门学校、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千代田教育集团等日本大学和社会团体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开展“3+1”学分互认赴日留学实习、寒暑假2周日本游学等项目,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路径。坚持小班授课,对学生进行精细化、个性化教育指导。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及日语学科教学、跨境电商导论、跨文化交际等应用性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增设学科竞赛、旅游和商务日语实践训练、翻译实践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部门、日资企业、教学机构、各类涉外行业从事翻译、外贸、教学、管理、文秘等工作,也能在国内或日本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5.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是1977年创建的枣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2004年学校升本后改名为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3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枣庄市优秀教师、突出贡献专家、拔尖人才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

学科专业设置:数学与统计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四个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是学校首批建设的品牌专业。现承担校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

教学科研平台:应用数学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和校级强化建设学科。学院现拥有资料室1个,藏有数学类、统计学、金融类适用图书近2万册,中外学术期刊70多种。现有统计学实验室、移动云计算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

教学科研成果: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教学方面,获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项目1项,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1门,山东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优质课程4门,校级双语课程2门,校级在线课程1门;科研方面,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项目1项;“计算数学”科研团队被评为校级首批科研创新团队。

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秉承“以生为本、协调发展、群体教育、分类指导”的育人理念,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强化学风建设,贯彻“重视基础、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培养原则,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600多人、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博士后5人。其中,近百名同学考入中科院、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与曲阜师范大学和聊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15人获得全国二等奖、近百人次获得山东省赛区三等及以上奖励,在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省师范类从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近百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即金融行指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金融与证券模拟实训大赛”中获得总决赛团体季军,初赛团体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个人赛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在全国量化投资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大学生金融建模与量化之星模拟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一项。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枣庄,面向山东,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主的总方针下,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反思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数学素养,熟悉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在中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数学教学与教育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修读年限一般为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开设课程:数学分析1-3、高等代数1-2、解析几何、近世代数、计算机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数学史、计算方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数学教育学、运筹学、数据结构、数学物理方程、最优化原理与方法、教育统计与测量、文献检索、数学软件、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就业方向:继续攻读数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教育等领域从事教学工作。

 

金融数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现代金融行业,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掌握经济和金融基础理论,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统计与计算等方法进行现代金融中的定量分析,在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教育、科技等领域从事金融数据处理与分析、金融衍生品分析与定价、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的复合型、应用型量化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修读年限一般为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主要开设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随机过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金融学、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计算、金融数据分析、金融风险管理。

就业方向:继续攻读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保险精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金融学、统计学(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方向)等学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社会等领域从事量化分析的工作。

 

金融工程(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金融与财务外包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数学统计以及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创造性提出解决金融问题方案,具备开展金融业务、财务处理等工作的业务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外包等领域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修读年限一般为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主要开设课程:西方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线性规划、金融学、投资学、财务管理、服务外包导论、会计学原理、统计学、金融英语、国际金融、金融企业会计、金融数据分析、财务报表分析、金融企业经营学、Excel数据处理与财务分析。

就业方向:继续攻读金融工程、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服务外包行业从事实际工作。

 

应用统计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数学与概率论基础和统计学方面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方法及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和了解某一相关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医学、生物、管理、社会经济等领域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1-3、高等代数1-2、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应用回归分析、抽样调查、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数理统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统计软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应用随机过程、运筹学、常微分方程、统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

就业方向:继续攻读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在保险、金融、经济、管理、教育等领域从事统计调查、统计预测、统计分析等应用研究工作。

 

6.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物理系,始建于1978年,2002年12月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11年4月成立机电工程学院,学院先后荣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枣庄市“五一劳动奖”、学生管理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我校重点建设、实力雄厚的工科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5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省级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教授7人,副教授16人,特聘教授3人,博士21人。

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条件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能力,近年来,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拥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培育学科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机电工程研究所等科研与服务地方机构;拥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座、一流专业1个、一流课程1门、精品课程2门、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1个;拥有校级精品课程7门、高水平应型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特色品牌专业1个,承担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1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6项。

机电工程实验中心设有机电一体化仿真实训、过程控制实训、机器视觉技术等37个教学科研实验分室;拥有费斯托工具室、数字柔性制造生产线等5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及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实验分室;拥有能够承担先进制造、数控加工技术、3D打印、MES系统实训等教学科研任务工程训练中心1座、职业资格考试中心4处,实验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良。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省市级纵向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横向课题500余项,完成企业咨询服务300多次,课题经费近2000余万元,硕士研究生考取率近40%,获百余项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以实际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培养具备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产品研发、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供配电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供电、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等。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软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的特点。通过融合行业技术标准、岗位操作规范等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力行业、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技术开发、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

 

机器人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以实际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控制等专业知识,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现代机器人编程、安装、调试、维护和操作技能,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并具有独立解决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从事机器人系统的集成、编程、调试、操作及应用系统维护与管理的一线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力学、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编程与仿真、运动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基本制造技术训练、电工实习、工程认知实习、机器人本体设计与运动分析、机器人综合技术训练、机器人驱动技术技能训练、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实训、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工程仿真实训、机器人安装与维护实训、机器人拆装实训、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军事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劳动教育、毕业设计、毕业教育、课程设计等。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学校新建专业,基于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将机械、电气、控制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依托枣庄学院“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区域行业企业特色,专业设置体现了新工科理念,面向机器人工程领域,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模式和先进教学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现场编程、运行维护、与故障诊断,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人工智能、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及计算机等领域,也可在众多新兴的人工智能、智能系统高技术企业创业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智能制造方向。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研究应用能力,面向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需求,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具有较好的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及运营管理或在相关行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CAD/CAM、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厂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等。

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技术训练、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应用实训、工厂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实训、机器人本体设计与运动分析、制造执行系统应用开发、工业机器人综合技术训练等。

特色与优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核心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智能制造方向)是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根据“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家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枣庄学院“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区域行业企业特色,专业设置体现了新工科理念,面向智能制造新兴工程领域,课程设置体系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具有“理论教学+校内实践+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1)在智能制造加工、工业互联网、制造行业系统集成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发工作;(2)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3)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4)从事机械设计与智能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5)从事技术监理和销售、服务工作;(6)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工业设计(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3D仿真方向。工业设计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本位,以创新创业和应职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以创新性、实践性、职业性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三位一体相结合的道路。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兼具工程素养与人文素养,掌握多学科知识、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具有综合性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设计实践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于企业创新并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技术发展,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设计机构、研究所及相关领域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3D仿真制作、动画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以及相关领域的制造、策划、研发、教育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制图、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造型基础、设计构成基础、二维设计表现、三维设计表现、动画设计基础、3D仿真设计基础、创意思维和表达、模型设计与制作等。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师资综合素质较高,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是我校独具特色专业,高水平应型专业群建设项目之一。在办学模式上以“双元双创,创协同育人”的培养思路,搭建产学研平台,实施“3+1”的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元双创主体育人模式:双元平台(学校和企业),双元身份(学生和设计师),双元师资队伍(教师和工程师),双元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双创(创新和创业)形成了校企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课程共创、技术共研,最终达到就业共助、资源共享的双元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在知识体系建构上融工程技术与文化艺术一体,形成“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平台、职业发展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集中实践平台,“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就业方向:可从事工业产品设计、日用产品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结构设计、交互设计、产品三维仿真设计、动画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也可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影视片头制作、产品包装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

 

智能装备与系统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智能装备系统理论、电子信息、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智能控制、机器人运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智能装备工程及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装备设计、产品制造、管理维护等方面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智能装备与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装备设计与运动分析、智能系统设计与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传感技术及应用等。。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为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新工科专业”,涉及机械、控制、电气、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知识,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智能制造、工业生产过程、人工智能等领域,要求学生能够设计、研制智能装备与系统,具备智能系统集成、制造、调试、维护和创新应用的工程能力,为国家高端制造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智能装备的设计制造和检测,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的故障诊断、维护维修,以及智能系统的开发,运行、管理及装备与系统集成等方面。也可在控制、计算机、机械等学科读研或深造。


7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物理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在校生共1200余人。现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博士教师19人,硕士教师46人,双师型教师2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中组部国家高端人才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等10人,山东省省级科技特派员1人,山东省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2个。实验室总面积39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4100多套(件),总值2789余万元。

学院现有山东省枣庄学院微纳技术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低维量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组部高端人才专家工作站、山东省光电信息处理与显示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学工程重点学科等省级科研平台5个。近三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9项,其它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总经费4000余万元。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0项,出版专著2部。获市厅级科研奖励30余项。

近三年来学院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51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全校首位,多名教师被赋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光通信技术或光电应用技术及相关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系统开发、设备运行维护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发展符合国家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战略要求,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接轨。

主要课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量子学基础、光电子学、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通信原理、激光原理、光通信技术

就业方向:就业领域广,学生毕业后可到华为、中兴、联通、移动等通信公司从事相关光通信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研究院所及相关公司从事半导体照明、光电显示、光学设计、太阳能光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光伏大数据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能。能适应大数据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并能在经济部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研、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应用性工作。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的培养模式为“全程职业模拟教学环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全面合作,真正充分整合企业资源进入专业教学过程,支持职业模拟环境构建。前三年理论课程的学习在我校进行,穿插进行企业项目式教学,后一年的学习主要是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实训,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纤通信、Hadoop大数据技术、布式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局仓库与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就业方向:与光信息产业、电子信息相关、光伏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相关企业等。

 

通信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信息通信相关领域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电子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与优势:通信工程专业遵循“理论-实践-创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即学生必须掌握通信的基本理论知识、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工作机制,具备扎实的通信理论基础;坚持“精专业”,即强化交换、传输、网络、业务构成通信专业要点,注重实践环节和实践基地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坚持“重个性”,即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现、发展学生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及实验、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原理,SDH及光接入技术、无线通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微波工程、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就业方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软件如软件开发、网络的设计、应用软件的编译等;硬件方面主要是去电子通信器件一类的公司。主要涉及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电子信息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应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工程基础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信息电子产品、电子仪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业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理论、信息论与编码技术。

特色与优势:拥有《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等省、校级精优课程。被学校评为“特色专业”和“面向区域经济校企合作的光电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加以重点扶持,2016年又被评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专业”。拥有仪器设备4000余台件,总面积3600平方米,总值2100余万元,与50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类、信息类、通信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以及通信产业的运营、生产、管理和研发等相关行业。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8.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是枣庄学院设置最早的学院之一,前身是始建于1978年的化学系,200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系,2011年更名为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5个本科专业及应用化工技术和化工安全技术2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088人。拥有“山东省一流专业”1个,“山东省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校企共建专业”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首批“中美双百计划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和矿物加工工程)”1个,获省级资助经费达2300余万元,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60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管理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占比53.3%;博士45人,占比75%。有国家级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枣庄学院青檀学者4人,校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9人;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和危险废物评审专家7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14人。另外,有山东省产业教授3人,枣庄学院特聘教授6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2人。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8000m2,建有功能齐全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分析测试室和创新实验室;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等大型精密仪器,仪器设备总值4300余万元。中心实行全面开放,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建有“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高校煤化工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枣庄市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枣庄市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实验室”“枣庄市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多肽药物绿色高效合成技术创新中心”“枣庄市高分子材料应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生物质资源绿色转化及高值化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枣庄市氢能与燃料电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分子煤化学与低碳煤化工重点实验室”和“枣庄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枣庄市晶体材料工程实验室”等13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材料与化工为学校硕士点首批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授权20余项;获批国家和省级课题30余项,各类科研经费总计2000余万元;主持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双语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学院形成了良好的院风、教风和学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校生获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SRT项目130余项;获省级及以上各项学科竞赛奖励300余人次;获得高级化验员、教师资格等国家资格证书500余人次;考研录取率平均在40%以上,就业率在98%以上。

 

化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系统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中学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师资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特色与优势:

①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和化学从业工作者;

②具有扎实的专业建设基础。本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6个本科专业之一,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学校A类建设专业;

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化学教研室有教师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64.7%,博士占比64.7%;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2人,枣庄学院教学名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

④就业形势好,考研率高。中小学小班化对师资的需求大幅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为100%;考研专业选择面广,考研率在40%以上。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结构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

主要实践环节:化学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育实习、综合性化学实验、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胜任中学或化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也可到化学、化工、石油、制药、染料、材料、精细化工等企业、事业、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或化学化工生产、科技开发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与优势:

①该专业立足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形成了绿色精细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两个专业方向;

②专业建设水平省内领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本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和“首批中美双百计划试点专业”;

③学科基础优良。建有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煤化工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平台,以及枣庄市多肽药物绿色高效合成技术创新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材料与化工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首批硕士点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已达到硕士点建设的基本要求;

④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化工教研室有教师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7.9%,博士占比84.2%;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6人,硕士导师4人;

⑤校企密切合作,产教深入融合。与3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就业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⑥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备受兖矿集团、鲁南制药等大型企业青睐,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专业选择面广,考研率在35%以上。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AutoCAD与工程制图、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化工行业(如: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化工、轻工、食品、制药、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中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管理及贸易工作,也可到科研、学校、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

 

应用化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应用化学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训练,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与优势:

①该专业立足化学化工产业,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工业分析与检验、绿色精细有机合成两个专业方向;

②专业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应用化学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申报“山东省一流专业”;应用化学学科为学校首批重点学科,为学校“十三五”重中之重学科,也是硕士点建设的重点学科方向;

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用化学教研室有教师16人,高级职称占比50%,博士占比66.7%;有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2人,枣庄学院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

④就业形势好,考研率高。毕业生就业领域广,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理、工专业皆可,平均考研率在40%以上。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工制图、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石油、制药、化工、日化、环保、材料、精细化工等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测试、精细化学品开发、生产、管理、贸易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成为行业高级人才的发展潜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与优势:

①本专业顺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山东省做优做强的“十大产业”之一:新能源新材料,设有新能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方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②专业学科建设基础优良。本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建有“枣庄市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枣庄市高分子材料应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氢能与燃料电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晶体材料工程实验室”等4个市级科研平台。材料与化工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首批硕士点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已达到硕士点建设的基本要求;

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材料教研室有教师16人,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27.3%,博士占比100%;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

④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考研和继续深造的潜力大,就业面广,就业形势好。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分析方法、有机化学等。

各类课程实验,包括大学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机械设计实验、电子电工实验、材料基础实验、材料综合实验、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等。

课程设计,包括材料性能课程设计、AutoCAD课程设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锂电材料、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材料成型加工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9.生命科学学院

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创建于1983年。秉承着“物承生命,生生不息,向上向善,求真务实”的生科精神,历经三十多年的大力发展,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自2008年起,连续十四年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上线率保持在80%以上,读研的学生遍布“985、211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授4人,兼职教授6人,特聘泰山学者1人,副教授18人,讲师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国家“双万计划”的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也是山东省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2020年开展了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是为满足我国新农科建设以及现代生物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而成立的新专业。

学院实验楼总面积12000m2,生物学实验室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800元以上仪器设备6735台(件),总价值3098万元,在校内建有生物试验园、人工气候室和智能植物工厂等实验实训场所。形成了水生生物学与流域生态、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工程、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等富有特色的4个研究方向。

生命科学学院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平台+模块”、“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培养经济建设、科学研究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培养知识扎实、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按照专业方向特色,制定特长培养要求,传授专长技能。学院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更注重基本技能及实用技术的培养。在低年级时对学生开展学年论文撰写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高年级分专业方向培养,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开设应用技术课程;毕业年实施分流教育,按工作就业和深造学业两个出口需要分别进行综合提升训练。生命科学学院注重搭建学生发展平台,既向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又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研究生精英人才。

 

生物科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工作。近三年的总体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约50-6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20%从事教育行业,担任生物学教师等;5%左右的学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其他学生进入生物医药公司等,从事技术研发、销售等工作。

 

生物技术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医药、环保、生物制品等生物技术相关高新产业从事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就业方向:可到生物科技产业、医药食品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亦可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管理工作;还可以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业。

 

生物信息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系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可在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环境治理以及新能源研发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Linux操作系统、python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基础、生物信息学概论、生物大数据挖掘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工作;或进入医疗康养机构,生物信息、基因检测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疾病分子诊断、药物设计、环境微生物监测工作。也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业或考取公务员在政府管理部门工作。

 

植物科学与技术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合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急需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技术引领能力,掌握现代农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智慧农业及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卓越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育种学、种子学、植物生产学、植物保护学、植物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就业方向:可在科研院所和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从事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或在植物工厂、农业高技术企业、生物技术高新产业从事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亦可考取生命科学领域众多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智慧农业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科学素养,能将智能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知识与传统农学有机融合,具备解决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经营管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胜任智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人才。

核心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智慧农业导论、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植物生产学、3S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就业方向:可在科研院所和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从事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或在智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高技术企业、生物技术高新产业从事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亦可考取生命科学或农业领域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10.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学院专业设置:学院所设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3个本科专业被列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19年食品、制药工程2类专业又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专业(山东省一流专业)。

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雄厚:学院40余名教师中博士占比70%,其中专兼职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还聘请了食品与制药领域的产业教师10余名。实验实训条件完备,实验楼面积达1万多平米,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20余个专业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

科研创新氛围浓厚:推进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所依托的生物与医药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硕士点之一。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拥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以及8个市级科研平台。

办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食药学院秉承“成人+成才”育人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层次分类培养。十分注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联合食品、制药类企业建设了现代健康产业学院,为培养食品与制药领域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搭建平台。按工作就业和深造学业两个出口分别进行综合提升训练。毕业生就业有保障、质量高,平均60%以上学生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理论,具备食品新产品开发、食品工程设计、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安全学以及石榴+果蔬产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

特色与优势:①专业实力强劲,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专业(省级一流专业);②人才培养质量高,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考研率超过60%,2020届高达75%,就业率近100%,就业质量高。

就业方向:能够在食品加工、流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品质控制、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具有食品科学、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质量管理知识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法规和食品微生物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分析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法规、食品质量管理等课程。

特色与优势①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专业(省级一流专业);②就业前景广阔: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专业人才缺口大。

就业方向:可到食品企业、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食品领域的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报考食品科学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制药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制药工程专业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企事业单位、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从事药品生产、开发、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工作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与药化实验、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实验、基因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工业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课程。

专业方向:1)中药制药及保健品;(2)生物制药;(3)化学制药。

特色与优势:①专业建设成效卓著,2013被列入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6年获批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2017年参与教育部中美教育双百计划,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专业(省级一流专业)。②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率接近100%,考硕率超过60%。

就业方向:可到医药企业、医院等单位从事中药、生物药物化学药物或保健品的生产、研发、质检及销售等工作;可到政府医药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也可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生物制药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掌握生物制药专业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类企事业单位、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从事生物药品生产、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工作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制药、药理学、生物反应工程、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等。

就业方向:生物药物生产经营企业、生物药物研制与开发单位、药检所及药政管理部门、医院的药房或药剂室、从事药品普及教育工作的社区、各类与生物制药专业相关、相近的领域内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培养模式为4+0,全部在枣庄学院培养,部分课程(核心课程、总学时、总学分、课程门数四项均不少于三分之一)由韩国建国大学老师教授(韩语教学,大一开设韩语课程)。满足毕业条件的学生毕业时颁发枣庄学院毕业证、学位证,证书与普通专业学生一样。

 

11.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地理系。现设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4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等2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006人。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授、副教授19人,博士24人,双师型教师20人,兼职硕导2人,聘有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等10名客座教授。

教学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拥有地理教育教学实训室、地质标本馆、天文观测台、气象观测站、旅行社实训室、导游3D模拟实训室、酒吧与茶艺实训室等,面积近2300平米。建有湖泊湿地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地质创面修复与乡村振兴重点实验室等3个地厅级实验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范,目前已与山东舜和酒店集团、雅高集团、希尔顿集团、台儿庄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枣庄市四十一中、枣庄市十六中等20多家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近三年,我院教师承担各级教学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SCI、EI收录50篇。

学院坚持育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确保育人质量。

 

地理科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山东、根植鲁南,培养具备高尚师德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系统掌握地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中学教育教学理论及基本技能,熟悉中学生成长规律,综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的数字化中学地理教师。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地图学、地理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研学旅行等。

就业方向:可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生态环境、国土资源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研发、管理等工作。

 

健康服务与管理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国家“大健康”发展为导向、以推进区域健康产业发展为目标,培养德体智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医学等基础知识和健康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现代健康理念,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健康管理、健康经济学、健康心理学、健康养生学、健康运动学、健康保障、健康营养、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旅游、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大数据分析等。

就业方向:可在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信息等健康服务业,以及发展医养健康与旅游融合的健康服务新业态,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国土资源信息技术方向。培养满足区域行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大数据挖掘处理与计算和GIS应用与开发能力,服务于城市规划、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技术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GIS空间分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数据仓库与挖掘技术。

就业方向:可在城市规划、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或服务、教育、咨询、管理等工作。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艾立特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国际旅游方向。培养满足现代文旅产业和区域行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旅游大数据识别分析和信息管理能力,服务于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大数据分析、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研学旅游、鲁菜文化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等工作。

 

酒店管理(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艾立特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国际职业经理人方向。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酒店大数据识别分析与信息管理能力,服务于酒店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国际化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客户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财务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可在国内外高星级酒店、度假村、会展中心等从事运行、管理、策划、培训和大数据识别与信息管理等工作。

 

12.体育学院

枣庄学院体育学院建于1988年,2005年招收本科学生,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544人,迄今共培养本科生毕业生一千余人;现有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38人。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育学院确立了“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完成学校体育学、体操、健美操等3门校级精品课程,大学体育、足球等17门优质课程,双语课程1门,教改立项7项,教具发明专利6项,自编教材两部。体育学院教学、训练、实验、图书等硬件设施齐全,拥有教学楼一座、综合性体育馆、体操馆、体育训练馆各一座,舞蹈馆2个,另外还有标准田径场、乒乓球场、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等场地,设有体质测试中心、解剖、生理实验室、保健、按摩各一个,人体解剖模型和运动生理仪器200多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80.94万元。

近年来取得科研成果110余项,CSSCI收录7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承担国家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市厅级项目5项、校级科研立项10项、职务发明专利成果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体育教育(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体育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适应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管理和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体育教学技能、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竞赛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高等院校、体育科研机构、公共体育管理及政府体育管理行政机构等部门工作或考研深造。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有从事体育舞蹈教学、训练、表演、竞赛组织和体育健身指导等活动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集艺术与体育、教学与训练于一体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拉丁舞、摩登舞、芭蕾基训、健美操、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专业实习、教学实践、艺术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方向:就业或继续深造考研。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舞蹈艺术的教学、训练、表演、编导、演出及相关研究等工作。

 

舞蹈表演(健美操方向)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舞蹈表演专业(健美操方向)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有从事健美操教学、训练、表演、竞赛组织和健身指导等活动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集艺术与体育、教学与训练于一体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艺术概论、音乐基础理论、中外舞蹈史、健美操、啦啦操、芭蕾基训、体育舞蹈、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专业实习、教学实践、艺术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部分。

就业方向:就业和继续深造考研。能在各级政府体育艺术管理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健身俱乐部从事健美操的教学、训练、编导、表演、健身组织管理、私人健身教练及相关研究等工作。

 

13.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及音乐教育一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911人。教职员工56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9人,占教师比例98%,具有高级职称20人,外聘教师4人。设有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理论、艺术实践与服务地方、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7个教研室;鲁南音乐研究所、鲁南舞蹈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另有枣庄学院青年爱乐乐团一个,下设合唱团、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管乐团、弦乐团、民族乐团、民族室内乐团、舞蹈团、艺术创作与导演团、播音戏剧团、流行乐团、舞美保障团12个大学生乐团。学院聘请了唐珂、鲍慧荞、王永吉、王洪波等三十余位学术造诣深厚、富有艺术实践经验的、国内外著名艺术教育家为学院特聘、兼职、客座教授。

我院在学校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的指导下,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和“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理念,培养“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出并构建了“三堂、二台、一应用”的“三二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二三”新型学生管理体系,即立足“三个课堂”(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服务地方的第三课堂),打造两个平台(讲台、舞台),成就一个目标:(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二三即一德(立德树人),二全(安全教育,三全育人),三突出(突出四风建设,突出能力培养,突出女生管理)。

近三年来,我院共获得教改立项、教学质量奖、教学优秀奖、创新创业大赛、微课教学比赛等奖项四十余项。为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学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质量月活动、听评课活动、教研室定期教研活动、诚信应考教育等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我院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2018-2020年就业率分别为95.6%、95.72%和99.62%,为国家、省、市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如: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音主持人梁洁、山东电视台主持人,全国金话筒获得者王俐、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韩忠岭博士等。

在赛事演出和服务地方方面,我院在全国首届大学生合唱比赛中喜获铜奖,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在全国第三届智力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演出中,赢得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在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六届全省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银奖(在全省60所参赛高校中位居第四名)。在“歌声激荡四十年”活动中,我院喜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原创作品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六项大奖,成为山东省获奖数量最多、获奖种类最全、获奖质量最高、参加盛典节目最多的高校。在武书连2018年中国大学艺术学排行榜位列全省高校第五名,彰显了我校我院的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仅在2017—2018学年度中,共获省级以上赛事奖励113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7项。2019年上半年,我院已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得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

2020年9月27日,第十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暨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大运河》音乐会在国家5A级景区枣庄台儿庄古城上演。音乐会全部合唱作品由我校青年合唱团的六十八位优秀合唱团员精彩演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誉,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吴可畏赞称“山东省高校合唱演出的最高水平”。

 

音乐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中学音乐教育师资需求,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有持续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理论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能够在教育、文化、艺术、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教学、研究、管理、文化活动开展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兼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专多能的高水平、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和声、声乐、钢琴、器乐、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书法、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音乐教学论、中学音乐示范课。我们依据人才培养国家质量标准,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方面,科学构建了五位一体(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既注重学生对音乐教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又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和深造渠道。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在中小学、文化企事业单位、专业艺术团体、社会音乐机构等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及基层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策划与管理工作。

 

舞蹈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中学舞蹈教育师资需求,培养能适应社会舞蹈教育的需求,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有持续发展潜力,具备良好的舞蹈理论、舞蹈技能和教师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舞蹈观念和音乐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中学音乐舞蹈教育现状,掌握舞蹈学科相关基本技能,同时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能够从事教学、研究、管理、文化活动同时兼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专多能的高水平、教学应用型舞蹈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外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声乐、钢琴、舞蹈解剖学、舞蹈艺术概论、乐理与视唱、芭蕾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身韵、现代舞基础训练、舞蹈编导技法。为达成本专业培养规格和标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三堂、二台、一应用”的“三二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立足“三个课堂”(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服务地方的第三课堂),打造两个平台(讲台、舞台),成就一个目标:(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五位一体”(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平台、集中实践环节)的课程结构体系,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舞蹈学专业加快创新性、创业型、复合型三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段培养。第一至第四学期主要是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的学习,第五至第八学期专业主修及选修实现专项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课程配置及教学内容改革,加大实践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重。

就业方向:舞蹈学毕业生可在中小学和各类培训机构从事舞蹈专业的教学、研究、推广和管理,或机关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等相关部门工作,亦可考取舞蹈学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成就高级卓越人才。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与山东鲲鹏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素养、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能熟练地掌握民航空中服务操作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地勤服务及民航商务工作的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14.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历史沿革: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90年,其前身为枣庄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学科专业设置: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4个本科专业(共计8个专业方向),1个美术教育专科专业。

师资队伍:共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高级职称16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教师36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1人。

创作和科研:专业教师先后8人次11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1件作品获全国美展铜奖;1人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在国际国内249个重大赛事中468人次作品入选或获奖。

第三方评价:《武书连中国大学艺术学排行榜》显示:2017年枣庄学院等级为B+,全国排名第118位,位列山东高校第5位;2018年枣庄学院等级为B,位列山东省艺术类高校第6名;2019年枣庄学院等级为B,位列山东省高校第6名。

 

美术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美术学专业培养政治素质良好,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宽广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视野,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系统掌握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热爱中学美术教育,具有较强的美术教学教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适应区域中学美术教育发展需求、满足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的高素质骨干教师、社会发展所需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艺术概论、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方向:可在美术教育、美术研究、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相关单位及机构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本理论、技能与研究应用能力,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设计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本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研究单位从事综合性设计任务、设计研发、承担设计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学概论、图形创意、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教育、科研等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环境设计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具备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科技、教育、专业设计部门、公司或在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应用、开发和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制图与透视、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方向:可在相关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或者在相关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产品设计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研发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研发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学、产品形态与结构、产品表现技法模型制作、产品界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Ⅰ、服装款式设计Ⅰ、服装结构与工艺、模型制作、产品调研与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首饰产品专题设计、家具设计与制作、陶艺工作坊项目实践、专题服装一体化课题设计。

就业方向:可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能从事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既可以独立执业也可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或设计制作工作。

 

书法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理论基础,具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和卓越的前沿创新能力,系统掌握书法教育和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能胜任书法教学、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以及书法艺术综合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中国书法史、五体书临摹与创作、中国篆刻史、篆刻临摹与创作、古文字学、古代汉语、古代书论选读、书法美学、中国画临摹、中国美术简史。

就业方向:中小学教师,各省市县博物馆、美术馆、书法院、画院、展览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联、书协、拍卖、艺术品投资机构,职业书法家等。

 

15.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现设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互联网财税运营方向)、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网络商务与物流外包)、经济统计学5个本科专业和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2个专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为学校特色专业。学院设有财务、会计、管理、营销、创新创业5个教研室,拥有校级研究机构:枣庄管子经济思想研究院,现有教师61人,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生心目中十大优秀教师”2人。现有教学班级33个,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近1400人。

学院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突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方面获得各类教学奖项50人次,承担各级教改课题近20项,科研方面学院承担各级各类课题8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019年刘明哲团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省级金奖。近几年学院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财务管理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原则,培养具备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熟悉财务金融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具备财务、金融、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金融学、税法、证券投资等。

特色与优势:坚持理论完备性体系和模块方向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相结合,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大中型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财务管理(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智能财务方向。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原则,培养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熟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具备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原理、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法、金融学、税法、证券投资等。

特色与优势:坚持理论完备性体系和模块方向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相结合,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大中型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市场营销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原则,培养具备市场营销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营销管理、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推销、营销服务及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现代营销管理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经济法、管理学、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统计学、市场调研与预测、国际贸易与实务、广告策划、现代推销学、公共关系、电子商务等课程。

特色与优势:坚持理论完备性体系和模块方向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相结合,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大中型制造业管理部门和大中型商业企业、保险企业等。

 

经济统计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基础理论,熟练应用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工具,具备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能力,能胜任经济信息分析、经济统计分析、经济预测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抽样技术等。

特色与优势:注重理论完备性体系和实践体系相结合、强化操作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相结合,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16.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暨教师教育学院现设有学前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专科专业,教育学科体系完整,各专业之间相互渗透、彼此支撑,充分凸显了大教育背景下文理兼备、学科交叉、注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特色。

学院共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先进个人1人。学院拥有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总建筑面积4100多平米,中心建有钢琴演奏实训室、舞蹈技能训练实训室、感觉统和训练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29大类实验室。拥有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016年“教育学”获批校级重点学科,并获得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的山东省高水平应用专业群建设项目,在校友会2016和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157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被评为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学院坚持“校地融合、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协同育人”的办学定位,着力构建多元研究平台,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达到500余万。

我院具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大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共取得了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9项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儿童诗画创作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获得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书法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首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小学教育(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小学教育师资需要,培养有情怀、有理念、有方法、能实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教学与教研能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全科教学工作的小学教师。

主要课程: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数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微格教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等。

就业方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小学学生管理工作;小学学生学习与心理辅导工作等。

 

学前教育(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根植鲁南,面向山东,培养师德高尚,具有人文情怀,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乐于育人,具有较强的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能力;素质良好,视野宽阔,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保教工作,成为区域内幼儿教育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研究方法、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学前教育史、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

就业方向: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围绕幼儿教师综合素养设计培养方案,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课程,依据教师通用素质设置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幼儿教师所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主要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管理人员。

 

心理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验训练,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社区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人事测评与培训、管理与策划等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矫正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专业特色与优势:教师团队教学科研水平高,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等;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化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具备“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人格、有特长”的特点,考研成绩优异,就业面广

就业去向:可以在大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等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心理援助、用户体验、广告与营销、互联网创意与推广等领域工作。

 

17.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其计算机专业始建于1992年,是学校重点扶持发展院部之一。下设一个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六个教研室、一个资料室和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其中,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一类实验室;连续四次被认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目前,在校学生1731人。

1.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UI与多媒体交互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网络工程(移动通信)等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先后获得“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等称号。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2.师资情况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0人;拥有省级学术骨干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各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有5名教师在山东省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3.办学理念

学院一直坚持“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重应用”的办学理念,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培养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实验条件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一类实验室,包括云计算、软件测试、网络协议、网络安全、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等26个实验室,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

5.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撰写专著20余部;承担省部级项目17项、市级项目13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20余项;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中国大学MOOC联盟建设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3门,校级优质课程8门,校级双语课程3门。

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获MCM国际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奖励30余项;毕业生整体素质高,大批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多位同学考取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985或211名校和科研院所,大部分同学就业于百度、腾讯等知名IT企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

6.办学特色

学院积极开展关键环节教学模式改革,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方向)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云计算方向。培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掌握云计算方向的理论知识体系,具备云计算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应用开发等能力,能够在信息、互联网、行业信息化等各个领域,从事云计算开发、云计算运维、云计算架构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虚拟化技术应用、云存储技术应用、云容器技术、云应用开发技术。

特色与优势:云计算作为支撑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社会对云计算人才需求也日渐旺盛。本专业是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的特色专业,配备经验丰富的企业云计算师资团队和先进的云计算实验硬件条件。充分结合中兴通讯在云计算行业的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就业方向:面向云计算相关产业,主要岗位有云计算运维工程师、云计算/大数据开发工程师、云平台架构师、云数据售前工程师、Python开发工程师等。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移动通信方向。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移动通信及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通晓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尤其是移动通信方向从事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与实施、系统运维与优化、移动通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通信原理、路由与交换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光传输技术、4G/5G移动通信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网络工程设计与项目管理、网络安全技术、宽带接入技术。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充分结合中兴通讯在移动通信行业的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通信行业的电信网络工程建设、通信系统运营以及通信设备制造等企业,能够胜任工程设计工程师、工程督导、开通调测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络优化工程师、网管监控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虚拟现实方向)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山东贝沃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虚拟现实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虚拟现实行业及相关领域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具备扎实的数理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虚拟现实的建模技术、开发引擎技术、虚拟智能技术、具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和行业应用能力。能够在虚拟现实领域从事虚拟现实产业项目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虚拟现实概论、虚拟现实基础模型设计、虚拟现实场景与动画设计、虚拟现实引擎技术基础、虚拟仿真交互程序设计、虚拟现实高级技术应用、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充分结合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虚拟现实行业的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教育、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虚拟现实系统维护、虚拟现实程序开发、环境建模、前端开发等技术工作,能够胜任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三维模型设计师、交互设计师、U3D开发工程师、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工程师等工作岗位,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UI与多媒体交互设计方向)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山东贝沃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UI与多媒体交互设计方向。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UI与多媒体交互及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在UI设计与多媒体交互方向从事UI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形设计、版面设计、AE动效设计、移动设备界面设计、Axure原型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交互设计、多媒体制作及科技、通讯、商业流通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胜任平面设计师、移动端UI设计师、产品经理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8.传媒学院

枣庄学院为积极应对新时期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凝聚影视传媒专业、动画专业发展的合力,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整合优化校内外优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全新模式、特色发展的应用型学院-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秉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以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全力培养打造适应宣传思想战线和文化产业领域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传媒学院成立于2011年,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0人,讲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国内有关企业、行业资深学者给学生上课、做学术报告。学院拥有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影视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4个本科专业。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非编实验室、蒙纳克虚拟演播室、多讯道录制实验室、wacom数字绘画实验室、临摹拷贝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二维线拍实验室。另外,学院拥有“漫博通国际动画制作(北京)实习基地”、“山东新影教育”、“烟台奇点数字影像”、“枣庄电视台”等实践实训基地。

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5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枣庄市社科应用课题等市厅级课题100余项;横向课题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21篇;出版著作4部;主编、参编教材3部,获批《影视精品解读》校级网络精品在线课程和《中国电影史》双语课程建设立项。

学院精准对接学校发展定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先后与业内两大著名企业: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凤凰卫视教育集团签署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协议,开展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业务素质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各频道栏目、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经营管理和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导论、影视视听语言、影视照明、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声音艺术、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动画制作、影视特效制作、影视精品解读、影视导演、专题片制作、主持语言艺术、电视新闻制作实务、电视节目策划、中外影视发展史等。

就业方向:各级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各类文化传播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

 

动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具有解决动画设计与制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动画专业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动画创意与制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在动画及游戏制作公司、电视台、广告制作公司、设计机构等单位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原画设计、后期特效等工作。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素描、速写、动画色彩、动画技法、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动画配音、动画设计、动画导演、影视动画创作、摄影、动画非线性编辑、动画精品赏析、动画短片拍摄、卡漫设计与创作、影视剧作、中外动画史、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各级电视台、影视动漫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等单位。

 

数字媒体艺术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具备数字影视、电脑动画、网络传播、数字设计等信息和通信领域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应用数字化技术,熟悉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规律和具备较强的设计、实现能力,能够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教育科研、工艺设计、广告制作、网络传播、数字影像制作等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类数字媒体艺术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摄影技术与艺术、布光技术与艺术、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摄像技术与艺术、数字影视制作与编辑艺术、数字音频处理、数字影视特效合成、数字动画基础、三维数字建模、三维材质与动画。

就业方向:各级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各类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动漫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等单位。

 

19.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13年。现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627人。土木工程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2017年入选教育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17人、在读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13人,聘有台湾中山大学教授高志明等13名客座教授。

教学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拥有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给排水实验教学中心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内设绿色建筑材料实验室、水质工程实验室等16个分室,仪器设备总值达219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建有土木工程减灾与生态修复科研创新团队,枣庄市城乡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枣庄市公路与矿区地质减灾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地厅级的实验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范,目前已与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枣建建设集团等1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实训实习基地。近几年,我院教师承担各级教学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30篇;取得发明专利10余项。

学院坚持育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确保育人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获得银奖,并有多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考研率达30%以上,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土木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服务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复合型人才。

专业方向: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

培养特色:山东省一流专业,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专业,校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实验、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等行业,从事设计、施工、管理、造价、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排水工程相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专业方向:市政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水工艺过程及运行管理

培养特色:基于OBE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双创”、挑战杯、学科竞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主要课程: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工程力学、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土建工程基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水质工程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课程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规划、市政、环保等政府部门及环保公司、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从事地铁、人防工程、隧道工程和其他地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灾害防护、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土力学、结构力学、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地铁与轻轨工程、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从事地铁、人防工程、隧道工程和其他地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灾害防护、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也可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20.人工智能学院

枣庄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20年6月,是枣庄学院重点打造的新工科学院之一。学院紧贴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主动对接“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业态,大力改造传统专业,专业集群发展,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专业,面向大数据技术、智能移动终端、智慧养老等行业企业,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院目前设有: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专业,拟上“智慧养老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特聘教授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70%以上,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撰写专著10余部;发明专利10项;承担或参与省部级项目20项,其中有6项已实现产业化,市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20余项。

学院拥有AI智慧学习中心、物联网实验室、物联网实训平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大学生、大数据实验室、创新创业工作室等34个教学科研实验分室,实验条件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人工智能学院学生2020年度在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共获得各类科技文化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共计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0余人次,枣庄学院校级SRT立项项目5项。更是在第八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取得山东省一等奖,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取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院将依托“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和“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科研、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团队”“智慧养老创新团队”、“大数据技术创新团队”。开展科研训练、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活动,推行项目式、案例式、一体化、OBE等新式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学会专业技术技能,全面实行“1+X证书制”,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将深入实施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成在国内具有一定特色的人工智能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山东贝沃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具备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与数据库、分布式处理与云计算、互联网和可扩展存储系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等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且能从事行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与优势:该专业充分结合企业大数据和智能信息领域的技术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JavaWeb编程技术、R语言与统计分析、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算法分析与设计、机器学习(python)、Hadoop生态系统、NoSQL数据库技术、数学建模、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仓库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系统运维技术、大数据内存计算技术、大数据的实时计算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Web开发框架技术。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相关行业领域从事大数据处理、应用分析、业务咨询、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大数据系统开发、应用、维护,及大数据研究、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校企合作)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与山东贝沃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物联网硬件、软件、通信及安全的知识和技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行业相关的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色与优势:物联网工程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控制等多学科交叉且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本专业秉持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射频识别(RFID)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无线通信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物联网软件开发基础(Java版)、数据通信技术、云计算与信息安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就业方向: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与测试、技术支持、应用与部署工作,及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人工智能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培养掌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工程能力、专业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相关的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多元统计分析、深度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色与优势: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数学、计算机、自动化、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且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本专业秉持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机器人技术基础、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分析与设计、多元统计分析、智能机器人原理与技术、社交网络分析、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高级神经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

就业方向:能够在教学、科研、政府部门、信息技术行业等各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设计、研发、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